文博安仁

安仁古镇以文博为核,强化产业优势。以刘氏庄园、建川博物馆、公馆老街为核心资源,匠心打造100座博物馆场馆,形成中国最大的博物馆聚落。


灰塑里的岁月风华

2025-04-22 16:03:55
灰塑起源于唐代,成熟于宋代,盛行于明清。它是以石灰为主要原料,加入稻草、纸筋等增强材料,经混合搅拌后,在建筑物的墙壁、屋脊、门楼等部位塑造出各种造型的装饰艺术形式。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,需艺人先精心构思设计,再用灰浆塑型,过程中凭借精湛技艺,巧妙运用堆、雕、贴等手法,塑造出细腻而生动的形象。
刘氏庄园博物馆大门的灰塑,工艺精湛,令人叹为观止。走近大门,那色彩斑斓却又不失古朴韵味的灰塑装饰跃然眼前。
抬眼望向博物馆的大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雍容华贵的牡丹灰塑。硕大的花朵热烈绽放,层层叠叠的花瓣簇拥在一起,尽显华丽。它们静静伫立在大门顶端,为整个庄园增添了几分富贵祥和之气。
而在牡丹下面,是“鲤鱼吐珠”的造型,由一对红色鲤鱼相向翘尾构成,两个鱼嘴似在争抢中间的白珠 。其造型生动,色彩鲜艳,鲤鱼身姿灵动,鳞片清晰可见,仿佛在水中嬉戏争珠,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许多图案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。门楼上两侧灰塑分别是狮子、鳌鱼、鹿子。狮子具有避邪的作用;鳌鱼是吉祥物,与龙、凤、麒麟一样是吉祥瑞庆的象征;鹿子谐音“禄”,寓意官禄或长寿。在灰塑中,这些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,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。同时,灰塑也是民间艺术的一种体现,它承载着当地的民俗文化,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。
历经岁月的洗礼,这些灰塑依然保留在大门之上,见证着刘氏庄园博物馆的兴衰变迁。它们不仅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装饰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。
来刘氏庄园博物馆逛逛,去感受博物馆大门灰塑带来的震撼与感动。相信你一定会被这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吸引,沉醉在它所营造的历史氛围之中。
来源: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
更多推荐